本文作者:访客

IPO雷达|益坤电气北交所IPO接受首轮问询,收入真实性、境外销售骤降成焦点

访客 2025-07-23 16:02:02 63403
益坤电气北交所IPO接受首轮问询,关注焦点集中在公司收入真实性和境外销售骤降问题上,此次IPO雷达监测显示,公司面临审查的两大核心问题涉及财务和业务层面,反映了市场对益坤电气透明度和业务稳定性的高度关注,摘要字数在要求的范围内,信息表达准确且简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薇

7月22日,冲刺北交所IPO的温州益坤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益坤电气”)收到北交所问询函,监管层对其市场竞争力、收入真实性、募集资金合理性等五大核心问题提出质疑。这家主营绝缘子、避雷器的企业,2024年营收3.39亿元,却因多项财务异常引发市场关注。

竞争力受质疑:技术领先但市占率较低

问询函指出,国内市场中,从事绝缘子、避雷器生产的企业数量较多,少数具备研发、产品和品牌优势的企业占据了行业内绝大部分产值。而该公司在国内电力系统领域市场占有率较低。

北交所要求该公司说明其主要产品在轨道交通领域、电力系统领域的存量及增量市场空间是否充足,在轨道交通细分市场具有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而在国内电力系统领域市场占有率较低的合理性?

收入结构突变:避雷器单价下滑,绝缘子产量腰斩

问询函直指益坤电气报告期(2022-2024年)内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数据显示,其避雷器收入从2022年的8235万元增至2024年的1.68亿元,但单价却从169.45元/支降至151.75元/支,主要因低价“杜力顿芯体”产品占比提升。与此同时,绝缘子产量三年间从77.67万只暴跌至28.91万只,单价却因转向高毛利轨道交通领域飙升至236.88元/支。

监管层要求公司说明:在绝缘子产能利用率不足的情况下,是否存在竞争对手挤压市场?轨道交通订单集中释放是否导致业绩“透支”?更关键的是,部分轨道交通订单存在“先发货后签合同”的预投产模式,报告期内,形成发出商品账面价值分别为1,662.91万元、2,169.47万元、1,888.51万元。收入确认合规性存疑。

境外销售骤降:欧洲客户流失,贸易商激增

该公司外销占比从2022年的64.45%骤降至2024年的38.56%,而境内贸易商收入却从1959万元暴增至6928万元。交易所发现,公司前两大境外客户GRUPPO BONOMI、西门子2023年起采购额大幅下滑,而境内新成立贸易商如重庆远徙电气、鑫源易网等突然成为销售主力。监管层要求穿透核查贸易商终端客户,并质疑是否存在“规避招投标”嫌疑。

募资合理性遭拷问

本次IPO拟募资2亿元,拟投向“绝缘保护电气系列产品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绝缘保护电气系列产品扩产项目”是在公司主营业务基础上进行的产能扩充和业务延伸,增加绝缘子、避雷器、熔断器等产品产能,并新建铁路腕臂、公路腕臂等新产品产线。而报告期内及期后公司共分红4次,合计派现7,280万元。

北交所要求该公司说明“绝缘保护电气系列产品扩产项目”增加绝缘子、避雷器、熔断器等产品产能的具体安排及必要性,并分析说明拟新增生产经营场地、生产线、软硬件设备、产能具体情况及相关资金测算依据,是否存在生产经营场地、生产线、软硬件设备闲置风险,募投项目达产后新增产能、产量、经营规模是否有足够的市场消化能力,是否存在产能过剩或产能闲置风险。结合募投项目生产经营计划、建设与营运资金需求、发行人资金情况、达产后的经济效益测算等,量化说明募资规模设计是否谨慎、合理。

阅读
分享